自2011年碧桂园针对农村劳动力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工作以来,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显著。近年来,碧桂园更配合广东省开展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民生工程,助推就业扶贫扶技。
家住广东河源龙川县的葛东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里有5口人,其中75岁的老母亲脚有残疾。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开支、小孩的教育费用、母亲的医疗费用等都靠葛东清一人承担,生活十分艰苦。培训前葛东清在佳派村开了一间“百岁街美食坊”,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2019年12月,葛东清在河源市龙川县佳派村参加了碧桂园帮扶的“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粤菜大师冯昔贤到葛东清店里手把手教学。通过为期20多天的专业培训,葛东清的烹饪技术大有提高,收入增加到每月5000元。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平马镇的韦勇也有类似经历。他一家6口人,家中有年迈的母亲要赡养,育有2个孩子,分别读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妻子在镇上做销售工作。参加培训前,韦勇承接镇上娱乐场所的小吃制作,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韦勇对餐饮行业很感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相关的培训。
2019年6月韦勇来到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20天左右的“粤菜师傅”培训。在培训期间,韦勇白天认真听老师授课,积极动手实操,晚上还会反复看视频复习白天所学的内容,培训结束后,他不仅通过了考核,而且被评为“优秀学员”。培训结束后,韦勇回到了田东县平马镇,开了一家名叫“80后故事”的餐馆,还成立了一个厨师创业队,承接流动围餐、夜场小吃、宵夜档小吃等,目前有8个徒弟。
“现在厨师创业队的成员越来越多,逐步开始承接各种围餐小吃,收入达到了1-2万。而且现在还招了学徒,比以前轻松了很多,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韦勇说,在粤菜培训期间学到的知识非常有用,特别是在材料选取方面,比以前精准了很多,还把新学的菜式进行了推广,顾客反映都非常好。
不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葛东清,还是创业青年韦勇,都因碧桂园就业扶贫,而使人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自2011年碧桂园针对农村劳动力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工作以来,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显著。近年来,碧桂园更配合广东省开展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民生工程,助推就业扶贫扶技。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举行学院落成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稳就业”扶贫扶技有“妙招”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是最难就业的贫困群体。碧桂园就此大力发展就业扶贫扶技,帮助他们“稳就业”。记者了解到,碧桂园扶贫扶技有三大“妙招”。
妙招一,集中培训与送课下乡相结合。碧桂园针对可以集中到学校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针对农村无法外出的学员,把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村落周边农家乐和学校饭堂等,就近上课。更有学员通过“云培训”获得职业技能,成功就业创业脱贫。
林福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2016年的建档立卡户,肢体残疾。2019年3月,林福全参加了碧桂园联合深圳市坪山区、田东县残联在田东县开展残疾人阿里巴巴“云客服”培训,获得一技之长。
2019年4月,他联同一起培训的学员及村里的贫困户成立了田东县盈收种养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属于合作社专用商标-林逢和同酸菜,集约村里土地种植了100多亩的青菜。2019年10月8日,他们拿到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种植、发酵、包装、销售一条线,现合作社有贫困户3户,带动残疾人贫困户就业有18户。2020疫情发生,合作社组织了10名残疾人贫困户一起加班打包酸菜,保障疫区酸菜供给。目前,其月收入可达6000元。
妙招二,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碧桂园职业培训课程分为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搭建实训课堂。推荐实习上岗,提升就业率与就业稳定率,真正做到 “做一成一”,培训一批,就业一批。
妙招三,培训与就业多方结合。培训是方法,就业是目的。碧桂园对接培训地及周边企业用工需求,结合学员就业意愿匹配信息,做到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同时做好就业的定期回访,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自2019年8月,碧桂园就业扶贫开展“南粤家政”培训工程以来,其在多地开展多次保姆培训。
湖南省平江县童市镇人陈灿根正是碧桂园开展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受益者之一。其丈夫为上门女婿,她育有一儿二女。2010年,陈灿根母亲遭遇车祸,“头被撞了,花了几十万”,一家人为此背负外债。2018年8月,陈灿根参加了碧桂园雅贝家政培训班。2018年9月开始,陈灿根持证上岗,做起了月嫂。2019年5月,她又免费参加了碧桂园雅贝培训学校开办的催乳师班,且考取了中级证书,现月收入已达6000元,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大得到缓解。 上一篇:探讨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 下一篇:没有了